中華白海豚數目續跌 逾4成幼豚不知所終存活率偏低

社會

發布時間: 2018/07/11 16:51

最後更新: 2018/07/11 17:02

分享:

分享:

中華白海豚數目續跌,逾4成幼豚不知所蹤存活率偏低。(資料圖片)

近年港珠澳大橋、三跑等大型工程接連進行,團體已憂影響中華白海豚的棲息環境。根據漁護署最新監察報告估計,2017年在大嶼山4個調查區域的中華白海豚跟2016年一樣是47條,數量為有紀錄以來最低,而幼豚存活率偏低的情況令人憂慮。

研究員利用長期相片辨認的數據,分析294條中華白海豚的存活狀況,三分二的海豚壽命達12歲或以上,其中27條海豚的壽命達25歲或以上,惟149個產子紀錄中,逾4成初生幼豚在首次發現後不知所終,推斷香港初生海豚的存活率偏低。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表示,雖然海上工程範圍內目測中華白海豚出沒時須暫停可能危害海豚的工序,惟海豚多數在水底活動,即使進入工程水域亦可能不被察覺,促政府在海上工程周邊採用新科技監察海豚,加強在第三條跑道工程及即將動工的東涌新市鎮擴展工程周圍監察中華白海豚的出沒情況。

對於當局報告指,北大嶼山的生境地受港珠澳大橋工程影響而每況愈下,而過去4年的監察期間,大部分海豚蹤跡都在西大嶼山水域發現,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項目主任(海洋保育)馬翠盈促政府在西大嶼山設立海岸公園,以及在大澳周邊設立海豚核心保育區,禁止沿岸發展,限制觀豚及商業捕撈等,以保護其重要棲息地。